海桐皮,这味中药材拥有多个别名,如刺桐、山芙蓉、空桐树等,属于祛风湿强筋骨药类别。其药用部位是刺桐的树皮,生长于地疏林或人工栽培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等地。海桐皮味平,带有苦辛,能够归入肝经和脾经。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痢疾、牙痛以及腰膝疼痛。此外,海桐皮还可以用于治疗疥癣和湿疹等皮肤病。
海桐皮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多重功效,同时还能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收缩作用。其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海桐皮常用于煎服或浸酒,用量为0至20克。对于外用,则可以用煎洗或研末调敷的方法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血虚和腰痛非风湿的患者不宜服用海桐皮。同时,在文献中也有记载,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并具有解毒生肌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乳痈、骨折以及皮肤炎症等问题。
治大风疾:将知母、贝母、乌梅肉、海桐皮和金毛狗脊等药材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日中、临睡各服三十丸,并忌酒及房事、发风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可渐恢复。(《百一选方》神仙退风丹)治中恶霍乱:用海桐皮煮汁服用。(《圣济总录》)治肝硬化腹水:用鲜海桐皮30克炖猪骨服用。(《广西本草选编》)治风癣有虫:将海桐皮与蛇床子研成细末,以猪脂调匀后涂抹患处。(《如宜方》)治风虫牙痛:用海桐皮煎水漱口。(《圣惠方》)治伤折、避外风、止疼痛:将海桐皮、防风、黑豆和附子等药材捣细成散,用温酒送服。(《圣惠方》海桐皮散)治乳痈初起:用刺通五钱、红糖一两煎水服用。(《贵州草药》)治腰膝痛不可忍:将海桐皮、牛膝、川芎等药材浸泡在无灰酒中,冬浸二七日,夏浸一七日,熟后饮用。(《续传信方》)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将海桐皮、羚羊角屑等药材研成散,每服三钱,加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渣后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治小儿蛔虫病:用海桐皮5~3克研粉后开水冲服。(《广西本草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