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海桐皮 > 广东海桐皮鉴别 > 正文 > 正文

中国影像方志广东省罗定篇,央视10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8 15:17:03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4/u2usdg0.html
CCTV-.7.:57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广东省罗定篇罗定江全长千米,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的鸡笼顶,流经罗定,最后汇入珠江水系。它在罗定市的河段长81千米。江河赋予了这里文明,同样也赋予这里地名。古人把急流的水称为“泷”,罗定江古称“泷水”。隋开皇十八年(),这里以水为名,改为“泷水县”,泷水作为此地县名持续了数百余年的时间。明万历五年()五月丙午,朝廷命升泷水县为罗定州,“罗定”二字首载史册,寓意“罗旁平定”。年经国务院批准,罗定撤县设市,步入全新的时代。文脉悠悠商贸繁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罗定曾有过数次考古发现,其中在罗定江流域出土了两件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罗定市博物馆中。其中一件南朝时期的四兽金手镯,它与传统的中式铸造手法截然不同。手镯上面的忍冬纹、兽纹图案,是古粟特国常见的风格。而另一件高足碗的造型则是受古罗马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影响。根据专家推论,这两件金器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舶来品,这说明,早在多年前,罗定就依靠泷水的航运与中亚国家、地区已有了密切往来。在罗定市谈礼村,这里保留着广东唯一一处唐代石刻。这处石刻名叫《龙龛道场铭并序》,镌刻于唐圣历二年()。石刻共字,采用楷书阴刻。刻字为方寸大小,带古朴而富有豪气的北碑风格,间有逸气的行体。镌刻技艺精湛娴熟。这处石刻内容为反映唐朝佛教道场建立的情形,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该石刻以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价值高而著称于世。它证明早在多年前,中原文化就已经传播至此,与当地文化交融碰撞。文化的汇聚,文风的振兴,让罗定留下了诸多的文化印记。“罗定文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顶的莲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也是迄今广东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明代铁铸塔柱之一。“菁莪书院”,为三进合院式布局,屋脊为高大风火山墙,它是广东仅存的乡约书院之一。历史上,罗定产生过举人78人、进士12人。恢弘激昂的抗战往事彰显一方勇士的凌云壮志年4月15日,抗日名将蔡廷锴出生在罗定县罗镜镇。年,十八岁的蔡廷锴决定从军报国。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在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的蔡廷锴下令奋起反击。蔡廷锴率十九路军,与日军血战33天,迫使日军四度易帅,无法攻占上海。蔡廷锴从此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在蔡廷锴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罗定子弟走向战场。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定子弟在各条战线上和日军展开浴血战斗。年9月,日寇飞机两次轰炸罗定,当地民众并不因此而屈服,书写了罗定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皱纱鱼腐承载一代代罗定人家乡的味道“皱纱鱼腐”是罗定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源于元朝大德年间。至今已有余年历史。罗定山塘众多,盛产鲮鱼。这种鱼骨细刺多,食用起来相对繁琐。罗定人便将其去骨剔肉进行炸制。因薄如蝉翼,透如轻纱,表皮有一层细细的褶皱,故得“皱纱鱼腐”之名。热油的高温,让鱼丸受热膨胀,表皮形成细细的褶皱纹路,这也是罗定“皱纱鱼腐”最独特的印记。美味的“皱纱鱼腐”,化作舌尖的极致体验,记忆的源头,成就了罗定人传承的味道。肉桂芬芳香气穿越数千年时光肉桂是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它是著名的天然香料和名贵中药材。罗定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具有药用和香料用等特点。罗定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呈弱酸性。充足的光照以及多雾高温的环境,非常适宜肉桂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有种植肉桂的,而在明清时期,罗定一带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肉桂了。弥漫在空气的肉桂芳香,陪伴这片土地数千年时光。千百年来,依山傍水的罗定人,更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这里既有利用自然的历史传统,也有改造自然的巧技神思。罗定人珍视自然的馈赠,用绿色循环发展谱写着当代发展的华彩乐章。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中国影像方志《罗定篇》播出时间:7月11日21:57来源

央视科教:何金德导演工作室媒体矩阵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jb/14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广东海桐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