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本来应该对美食是有免疫力的,奈何被某位潮汕小媳妇长期煽动,据说她每年回去都能吃到不重样的美食,就此对潮汕心心念念。一年之计在于match吃,趁着元旦小假期,我们拼着肚皮被撑破的风险来到潮汕逛吃逛吃!
由于潮惠高速2期的通车,从广州去只需要4个小时左右,我们自驾晃悠着去,也没觉得很辛苦。如果是高铁的话就坐到潮汕站再转车,这个网上有就不赘述了。
一入潮汕深似海,吃到扶墙犹能战!来到潮州,直奔牌坊街就没错,小吃与标志性景点的聚集地,一次过瘾。
贴心地奉上此次小吃之旅的小地图哟,原谅手残党字丑!
我们从阿臣肠粉开始开吃,作为一个路边摊,坐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和本地人。这家的肠粉与广州肠粉大有不同,用花生酱与酱油作料,口感很混合。筷子一夹开皮,牛肉肠粉里面都是片状牛肉却不像广州肠粉有的会剁碎,吃货表示很满足!
说好了是逛吃,不走走景区怎么消化怎么与不断向你招手的小吃君拼命呢?直接往开元寺的方向进发,即便不信佛或者没有礼佛习惯的人,我也是建议可以进去看看的,里面的琉璃瓦顶制作精美,维护得也不错
出了开元寺再往左走一点,就进入牌坊街的中段啦。我们是从牌坊街的右边开始逛,路边有卖花生酥的小推车,现做现卖,到手的花生酥还是热乎的,不太喜甜食的我尝了半口,酥化清甜,推荐。(就花生酥也想要图?这种想法就过分了哈!)
再往里进去就被五谷喳喳吸住眼球了,喳喳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就是白果、番薯、雪耳等混合五谷的乱拌,味道与八宝粥差不多,但更清爽可口。
牌坊街的表面是翻新过的,但骑楼下生存着一大批家庭小作坊与老匠人,匠心工艺与匠心精神在这里可见一斑。
粉果、鼠曲粿在这里随处可见,老人家的手艺被认同也是开心得脸都笑成花了。别问偶味道如何,偶有点塞不进了,后面还有春饼和胡荣泉呢!
春饼是在一条小巷里,酒不怕巷深就是这道理,一看到巷口挂着的“春饼”大字,我们就被吸引过去了。店铺由老人经营,但有两位小伙子在帮忙做哟,目测是孝顺儿砸。儿子还介绍我们去许驸马府的老宅参观下,20元门票/人,但却能看到宋朝时期的三进大院子哟。
嗯,跑题了,说回春饼,大部分都是绿豆,夹杂猪肉、香茹、虾米等,脆脆的外皮加上丰富的馅,吃起来有点像咸水角。
差不多就到牌坊街的尽头了,我们租了个自行车往回走,直奔著名的小吃老字号胡荣泉记。据地胆吴爷说,胡荣泉记的喜饼很好,但我们扶墙也吃不下了呀,选择了在别人游记里更加著名的鸭母捻和在场吃货手中出现最多的鱼丸炸饺子、鱼丸云吞与蚝煎。
说实在的,胡荣泉记的小吃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好吃,鸭母捻感觉就是雪耳糖水加两颗红豆馅、番薯馅或绿豆馅的汤丸,难道我吃得不地道?呜。蚝煎油不是特别好,里面的蚝仔也不是特别OK哟。至于饺子与云吞,中规中矩,是因为吃多了的原因吗?呵呵!
吃吃逛逛三个小时,感觉已经不能再战了。游玩下附近的许驸马府、广济门和广济桥,不要浪费难得的阳光君哟。
广济桥中间是船,没事就连锁在一起,有船通过就散开,古代人的智慧咯!
说好的吃不下,却在转角遇到爱。踩着自行车拐个弯看到了一家吃粿汁的店,叫阿七粿汁还是七记粿汁(已吃懵?)。原来不知道是什么鬼,毕竟叫粿的,在一路上已经看到不能再多了。
这是一碗由粿片煮的粉汤,就是未切条还还片状的粿条,比炒粿条的口感要丝滑多了哟,配上卤蛋、肥肠和卤豆腐,再加点菜脯和花生,淡淡的粉汤与卤味更配哟。这个墙裂推荐,好吃得没有之一啊!!!
最后贴心地奉上潮州特产介绍
黑乎乎的腌制佛手瓜,泡水喝对身体好哟!
同样黑乎乎的柚子普洱茶,随便当作手雷放在家辟邪也是好的!
就此,潮州的小吃之旅结束了呀,立马就想看汕头的你们真的好残忍呀,边回顾我都想再去战一轮了呀!
文字图片原创
版权所有,转载请授权
觉得有帮助麻烦帮忙点z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