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海桐皮 > 广东海桐皮入药 > 正文 > 正文

名医效方集锦痹证秘验方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5 17:20:29

热痹汤

刘志明效验方

当归12~15g黄芩9g连翘12g生甘草12~15g生苡仁24g防风12g防己12g忍冬藤15g海桐皮12~15g水煎服。

清热利湿,散结通痹。治疗湿热为主,风寒为兼,寒热虚实错杂,气血流行不畅的热痹证。

热胜者,加知母12g,栀子9g,羌独活各12g;湿胜者,加苦参15g,滑石15g,半夏9g,秦艽12g;阴虚者,加生地黄18g,知母12g,苦参12g,半夏9g,滑石15g。

全身冷痛方

王为兰效验方

生川乌10g生草乌10g桂枝15g生甘草12g金银花20g白酒1斤将五味药用60度白酒浸泡7天,取酒弃渣,酒装瓶备用。将药酒分为30份,每晚睡前饮一份,饮后胃中灼热,吃一个水果或凉的食物即可。服药时因药性剧烈,要看患者的适应能力,先少饮,逐渐加量,饮后以舌尖发麻为度。若满口发麻,头晕呕逆为药力过量;如饮后无任何反应为药力不足,应酌情加减。

温经通络,祛寒止痛。治疗全身或关节冷痛,畏寒恶风,夏天穿秋衣裤,冬天穿比常人厚棉衣裤或皮衣裤仍不能御寒,每遇天气变化,全身酸痛或关节冷痛加重,外观无异常变化,触之发凉,检查血象均正常,但患者痛苦不堪。

补益风湿汤

王为兰效验方

菟丝子10~15g制狗脊10~15g炒杜仲10~15g生川断10~15g大熟地15~20g怀牛膝10~15g肉桂5~10g党参10~15g炒白术10~15g当归10~15g炒白芍10~15g炙川乌6~15g细辛3~15g独活6~12g防风6~12g威灵仙10~15g每日一剂,水煎温服两次。

温补肝肾,益气养血,佐以祛风散寒燥湿。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痛、风湿肌肉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气虚加黄芪15~30g,炙甘草6~10g,茯苓10~15g;血虚加川芎8~12g,炒阿胶10~15g;风胜加赤芍15~20g,鸡血藤20~30g;寒胜加炮附子10~30g,草乌10g;湿胜加苍术10~15g,生苡米15~25g;上肢痛重去独活,加羌活10g,肉桂改桂枝10~15g或桑枝30g;下肢痛重加木瓜15~18g,千年健10~15g;肝血不足加阿胶10~15g,制首乌15~25g;肾阳虚甚加巴戟肉10~15g,鹿角胶10g;大便秘结加肉苁蓉30g;肾阴虚甚加盐龟板15g,山萸肉10g;大便干燥加玄参30g。

鸡血藤汤

陈治恒效验方

鸡血藤30g秦艽30g炒桑枝30g海风藤30g络石藤30g伸筋草30g丝瓜络15g忍冬藤30g甘草5g水煎服。

养血祛风,除湿宣痹,通络止痛。治疗血虚风湿,肢节疼痛,游走不定,筋脉挛急,屈伸不利,四肢麻木痹痛,亦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筋脉损伤之拘急疼痛。

疏风养血通络汤

张琪效验方

秦艽15g羌独活各10g白芷10g防风10g生熟地各20g当归20g川芎10g白僵蚕10g地龙15g生石膏50g黄芩15g甘草7.5g水煎服。

祛风清热,养血通络。治疗风痹,身痛走窜不定,或筋肉抽瘈;中风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而兼头痛、项强,咽干口燥,恶风自汗,脉滑或弦数,属血虚内热、风邪外袭者。

风邪不重减二活;内热不重去石膏;腑气不通加生大黄、瓜蒌;痰湿重者加半夏、苍术、胆星;气虚加黄芪;抽搐瘈疭加全蝎、蜈蚣。

通痹汤

张海清效验方

苍术10g漏芦10g鸡血藤10g矮地茶10g汉防己10g寻骨风10g水煎服。

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疗风湿之邪所致之关节疼痛。

热痹加黄柏、虎杖、白石英;如伴全身高热、口苦口渴,便结尿黄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风寒湿痹加独活、防风、桂枝、姜黄;下肢疼痛加牛膝。

木耳舒筋散

原明忠效验方

黑木耳g(放置砂锅内,慢火焙干,切勿焙焦)川续断10g炒杜仲10g川牛膝10g木瓜10g桂枝9g羌活9g制乳香6g附子6g透骨草6g苍术6g公丁香6g母丁香6g党参6g上述13味药共焙干后,与木耳共碾为极细面即得。注意:木耳冷却两小时就得碾轧,时间稍长,即回潮不易轧细。每服6g,1日2~3次,黄酒少许为引,白开水送下。不饮酒者,也可不用黄酒。

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和营卫。治疗由肝血不足,筋失所养,或产后血虚,营卫失和,风寒湿邪侵袭,痹阻脉络所致的肢体麻木,四肢抽搐,手足挛缩抽风,筋骨疼痛等症。

化瘀通痹汤

娄多峰效验方

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香9g制没药9g香附12g延胡索12g透骨草30g水煎服。

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治疗瘀血痹证(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偏热者加败酱、丹皮;气虚者加黄芪;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清痹汤

娄多峰效验方

忍冬藤60g青风藤60g络石藤18g败酱草30g土茯苓21g老鹳草30g丹参30g香附15g水煎服。

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治疗风湿热痹证。

风热盛者见发热、咽喉肿痛、瘾疹、疼痛涉及多个部位,加连翘、葛根、秦艽;气分热盛者见口渴、汗出、发热、脉洪大、舌苔黄燥,加生石膏、知母、黄芩;湿热盛者见胸脘满闷、身重以下肢为甚、舌苔黄腻,加防己、萆薢、白花蛇舌草;热入营血者见心烦、皮疹、舌质红,加生地、丹皮、元参;阴虚内热加生地、白芍、知母。

除痹汤

娄多峰效验方

当归18g丹参18g鸡血藤21g海风藤18g透骨草21g独活18g钻地风18g香附21g水煎服。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养血。治疗风寒湿痹。

风邪偏胜,疼痛游走不定或呈放射性、闪电样,涉及多个部位者,加防风、羌活、威灵仙;湿邪偏胜,疼痛如坠如裹,重着不移,肿胀不适,以下肢多见者,加薏苡仁、萆薢;寒邪偏胜,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局部欠温,冷痛畏寒者,加制川草乌、细辛、桂枝、淫羊藿。

通经行痹汤

林沛湘效验方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威灵仙独活徐长卿牛膝苏木大枣(药量临证酌定)水煎服。

本方有温经散寒、和营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肢体关节剧痛、紧痛不移,局限一处,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皮色不红,关节不肿,触之不热之症。

虚寒内盛者,酌加黄芪、党参、人参、巴戟天、淫羊藿、鹿含草等。

宣痹通络汤

林沛湘效验方

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宽筋藤生谷芽松节桑枝防风羌活丹参红花当归尾丝瓜络水煎服。

本方有宣痹通络疏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肢体关节酸痛而游走不定,不拘上、下、左、右肢体关节,病或数时,或一二日,或三五天,日轻夜重,或见环状红斑于四肢及躯干。

其证候偏于风寒者,合荆防败毒散加减;偏于风热者合银翘散加减;若见有环状红斑者,可酌加生地、丹皮、丹参、红花、桃仁等。

热痹方

杨继荪效验方

柴胡6g虎杖根30g知母12g黄柏9g秦艽9g黄芩12g晚蚕砂(包)12g制白僵蚕12g葛根30g鲜芦根30g忍冬藤15g丹参30g水煎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痹证,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肿灼热拒按,兼有发热,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者。

风寒湿痹方

杨继荪效验方

羌独活各15g苍术15g生米仁24g秦艽9g威灵仙12g川桂枝6g当归12g白芍12g白芷6g炒陈皮9g水煎服。

本方有祛风、散寒、逐湿,兼以温经通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的急性发作期,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风气胜者,走注四肢历节,痛无定处;寒气胜者,痛处固定,剧痛如刺;湿气胜者,肢体沉重,肿胀而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者。

痛甚者,加淡附片、乌药、细辛、姜黄、白芷;湿重者,加重苍术、桂枝剂量;苔白滑腻者,加草果、厚朴、干姜。

热痹验方

邢子亨效验方

归尾15g生地黄24g桑枝15g鸡血藤18g忍冬藤15g青风藤9g海风藤9g防己15g苍术12g生薏米24g秦艽9g豨莶草18g车前子12g(布包)甘草6g水煎服。

本方有清热利湿,通络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瘀阻经络,伤筋损骨所致的热痹证。

骨凤灵仙丸

刘冠军效验方

威灵仙50g骨碎补50g淫羊藿50g乌梅50g鹿衔草50g杜仲30g狗脊30g石斛30g枸杞子30g鹿骨50g熟地黄50g除鹿骨制酥为粉外,余药加水煎,浓缩,烘干,混合为面,装入胶囊,每服3~5g,每日3次,黄酒送服。

本方有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痹证日久不愈者。

痹证方

刘仕昌效验方

秦艽15g独活防风牛膝木瓜威灵仙各12g生苡仁30g茯苓2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5~7剂为1疗程。

本方有驱风祛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痹证,症见关节炎或局部肿胀、疼痛,或发红发热,或僵硬变形,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

若痹证偏于寒者,症见关节肌肉麻木重者,无红无热,口淡,苔白,脉弦紧者,加羌活10g,桂枝9g,蚕砂、姜黄各12g;痹证偏于热者,症见关节肌肉红肿热痛,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脉滑数或弦数,加知母、老桑枝各15g,银花藤30g,石膏18g;诸痹证兼气血不足者,口中和,舌淡,脉弦细或细弱,加黄芪、鸡血藤各30g,当归12g,川芎10g;诸痹证疼痛较甚者,加海桐皮30g,豨莶草15g,宽筋藤、络石藤、海风藤各18g;痹证经久不愈者,加乌梢蛇15g,穿山甲12g,蛤蟆9g,地龙18g。

龙马定痛丹

颜德馨效验方。

马钱子30g地鳖虫3g地龙3g全蝎3g朱砂0.3g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之,俟其有响爆之声,外呈棕黄色,切开呈紫红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蜜丸40粒。每晚临睡前用糖开水送服1粒,服1周后若不效,可于晨加服0.5~1粒。服用此丸,须严格掌握剂量,不可盲目增进。误服大剂量,会出现中毒症状,见焦虑不安,肌肉强直,口唇麻木,甚至抽搐震颤。可予浓糖水口服,或生甘草、绿豆各30g,煎浓汤频饮。个别病例药后白血球偏低,停药即恢复。

本方有活血脉、化瘀血、祛风湿、止痹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痹证,临床见肩、背、腰、腿及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肢体麻木。

温经蠲痹汤

朱良春效验方。

当归10g熟地黄15g仙灵脾15g川桂枝10g乌梢蛇10g鹿衔草30g制川乌10g甘草5g。水煎服。

本方有温经散寒、蠲痹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正虚痹甚之痹证。

风胜者加寻骨风20g,钻地风20g;湿胜者加苍白术各10g;生熟苡仁各15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白芥子10g,穿山甲10g,蜣螂10g;寒胜者制川乌、制草乌各用10~12g,并加制附片10~15g;痛剧者,加炙全蝎粉(冲)3g,或炙蜈蚣1~2条;刺痛者加地鳖虫10g,三七末3g,延胡索20g;体虚者,仙灵脾加至20~30g,加炙蜂房10g;气血两亏者,加黄芪、党参。

外用蠲痹方

盛国荣效验方

归尾红花桃仁赤芍木香各15g桂枝香附小茴山柰各20g泽兰益母草各30g水煎洗,每次煮沸10分钟后加白酒一汤匙,熏洗患处;或将上药捣粗末,加粗盐1斤同炒,热敷患处。每剂药可连续使用2天。

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

外用风湿驱痛膏

盛国荣效验方

生姜汁30g乳香没药各10g木鳖子(去壳)10枚蓖麻仁(去壳)12粒川花椒20g樟脑10g白芥子20g将膏药烤暖贴患处,12小时换1次。

本方有祛风除湿,活血驱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症。

地乌蠲痹汤

姜春华效验方

生地60g制川乌9g威灵仙9g蚕砂15g秦艽15g乌梢蛇6g怀牛膝9g豨莶草15g五加皮15g独活9g制川乌先煎15分钟,每日1剂,水煎服,重者一日两剂,分4次服。

本方有滋阴活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行痹、痛痹、着痹以及化热伤阴的热痹所致的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着、肿胀(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行痹者加防风10g,桂枝10g;痛痹者加细辛5g,乳香、没药各6g;着痹者加苡仁15g,茯苓15g,苍术9g;热痹者加知母、黄柏各9g,白芍15g;若痰湿留滞经络者则生地减量,酌加白芥子9g,海桐皮15g;瘀血阻滞经络者加丹参15g,川芎9g,桃仁9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2g,旱莲草12g;肾阴不足者加杜仲9g,狗脊9g,菟丝子15g,川断9g;病在上者加羌活、桑枝、桂枝;病在下者加防己、木通、黄柏。

蠲痹四藤汤

俞慎初效验方

海风藤12g络石藤12g忍冬藤12g鸡血藤15g威灵仙12g豨莶草15g冬桑枝12g木防己12g川牛膝10g水煎服。

本方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湿痹,症见肢体关节酸痛。

若风邪偏胜者,加防风、秦艽、羌活、桂枝;若寒邪偏胜者加川草乌、附子;若湿邪偏胜者加羌活、薏苡仁、蚕砂;痛在上肢者加羌活、防风、桂枝;痛在腰以下者加独活、寄生、续断、木瓜。

阴虚热痹汤

王士相效验方

忍冬藤9g连翘9g牛蒡子9g栀子3g知母6g桔梗6g麦冬9g生地6g元参6g桑枝30g寄生12g海桐皮9g防己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各服一煎。

滋阴清热,凉血和营,利湿除痹。治疗风湿热属中医阴虚热痹者。症见关节痛、红肿或不甚红肿(极个别患者其关节有恶寒感),低热,心率快,咽部经常干痛,血沉、抗链“O”可正常或不正常,舌质绛红,或光绛无苔,脉数或沉细数。

服本方期间,同时含服六神丸1~2次,每次5~10粒,疗效甚捷。通过以上治疗,咽痛及各项化验检查趋于正常则改用下方:忍冬藤9g牛蒡子9g连翘9g栀子6g知母9g桔梗6g麦冬12g生地15g元参9g桑枝30g寄生30g海桐皮9g防己9g牛膝12g赤芍9g,生甘草9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日2次,以善其后。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六十年代贡献出数代祖传秘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特效方,效率达百分之百

专治脑血栓的奇效方、特效方、独家绝秘方

食品就能治感冒,没错,国医李可先生传授,经网友验证,效果神奇。家里没有药也不用慌了

刘绍武攻坚汤治疗子宫肌瘤10例全部治愈

扁桃体炎方

中国骨伤秘方全书

民间治病绝招之腐蚀疗法大全

经方广用之参芩白术散

老石更中医男科:填精固泄丸治疗早泄,温肾填精,益气固泄

阳痿特色用药选析

中医治酒毒性阳痿

疏郁导滞、壮督补脑治愈阳痿

房事后腰腹痛3天不能活动,滋阴补肾复如初

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ry/1212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广东海桐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