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海桐皮 > 广东海桐皮炮制 > 正文 > 正文

此方治坐骨神经痛数百人均显特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2 18:13:04

此方治坐骨神经痛数百人均显特效

配方及用法:当归6克,川芎6克,地龙6克,木瓜5克,千年健6克,肉桂3克,海桐皮3克,生地9克,桂枝3克,羌活3克,麻黄3克,红花2克,红糖60克。上药共为细末,大曲酒一瓶,倒出二两,将药末和糖一起装入瓶内,埋地下七天,取出服时摇匀。每服一两,一日二次。

荐方人:河南滑县交通局中医吴星云

山西太原北城区迎新街道办事处杨建政为一位65岁的离休干部黄继选治疗。该人患坐骨神经痛二年多,坐不起来,走路还得用人扶,疼痛难止,到处求医,花费四千多元没有治好。这次用此方泡药酒给黄喝了两瓶半就好了,做、起、走均自如。

广东封开县江口镇曙光路14号室聂建雄的一位朋友患坐骨神经痛病,用此方治疗仅花9元钱就治好了。

安徽宁国县万家乡邮局徐国长利用此方治好了许多坐骨神经痛病其中举两个例子:第一位是他邻乡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得病六年,医院治疗,花费三千多元久治不愈,后经别人介绍找徐国长治疗,徐利用此方只服两剂药即痊愈,这位患者激动万分。随后掏出三百元钱表示敬谢,而被徐拒绝。第二位是宁国县大龙乡中年农民,叫梅林木,他因患坐骨医院,花费千余元,回家后又复发,疼痛难忍,饮食难咽,不能站立。徐国长用此方给其治疗,仅服两剂,至今未犯。

用三药一盐曾治愈25例坐骨神经痛病

配方及用法:川牛膝、五加皮、当归各25克,食盐克,用火炒热,装入备好的布袋内,外熨患处,每日三至五次,不必换药,冷却再炒。

我本人患有此病,经此方治愈。共治25例,均获痊愈。

荐方人:河南开封县西姜寨乡吴宗祯

延伸阅读

治坐骨神经痛验方1则

作者/姜红华李金玲

医院

坐骨神经痛是因坐骨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症状,疼痛多见于腰部、大腿或小腿外侧。笔者自年来应用“三药一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多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配方及用法:川牛膝、五加皮、当归各25g,食盐g,用火炒热,装入备好的布袋内,外熨患处,每日3~5次,不必换药,冷却再炒。(《中国民间疗法》年第6期第16页)

坐骨神经痛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方永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坐骨神经痛多由过度劳累、经络气血受损、肝肾不足复感风寒湿邪而致。笔者自拟坐骨神经痛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2例,均为年2月至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19~60岁,平均(40±20)岁;病程15天~3年,平均(1.5±1.1)年。对照组男10例,女21例;年龄20~56岁,平均(38±18)岁;病程20天~3年,平均(1.6±1.2)年。两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①沿坐骨神经干,椎旁点、臀点、腘点、踝点等至少有3个点明显压痛;②直腿抬高实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或有皮肤感觉异常、以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居多;③CT或核磁共振证实有椎间盘突出。上述依据有2项或2项以上者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无其他器质性病变,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布洛芬(中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0.6g,1日3次,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mg,1日3次,均饭后20min口服。

观察组予以坐骨神经痛方(自拟)。黄芪20g,当归10g,川牛膝15g,白芍20g,甘草9g,桑寄生15g,杜仲15g,全蝎4g,鸡血藤15g,秦艽10g,仙鹤草15g,豨签草15g。水煎服,用水mL浸泡后,煮至mL,mL/次,分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均每个疗程7天,连续服用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弯腰后伸正常,直腿抬高试验与健康人一致,沿坐骨神经通路压痛消失。显效:弯腰后伸接近正常,直腿抬高55°,沿坐骨神经通路压痛明显减轻。有效:弯腰后伸受限,直腿抬高较治疗前增加,沿坐骨神经通路仍有压痛,但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BRS-6行为评分为6点行为评分法,将疼痛分为6级,从0分(无疼痛)到5分(剧烈疼痛,无法正常生活)。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试验、BRS-6行为评分和McGill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直腿抬高试验、BRS-6行为评分和McGill疼痛评分比较(±s)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1.,P<0.05;*χ2=15.,P<0.05;△χ2=10.,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胃肠道症状4例(12.9%),神经系统2例(6.5%),皮疹3例(9.7%),总不良反应9例(29.0%)。对照组胃肠道症状10例(32.3%),神经系统4例(12.9%),皮疹9例(29.0%),总不良反应23例(74.2%)。总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12.,P<0.05)。

5 讨论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以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感受风寒湿邪,脉络闭阻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多沿坐骨神经走行主干及分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放射性肌肉疼痛,部分可放射到下肢和足背,伴随麻木酸胀。坐骨神经痛方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方中黄芪、当归益气活血,川牛膝引血下行,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桑寄生、杜仲强肾健骨,全蝎、鸡血藤、秦艽、仙鹤草、豨签草,祛风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结果可见,观察组BRS-6评分、McGill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治愈率、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坐骨神经痛方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实用中医药杂志》年第3期第-页)

本文摘自《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集锦》,史书达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年8月第4版,第-页。转自岐黄民间传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pz/817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广东海桐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