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年授衔少将中10位十九世纪的老人之一;他为革命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身患肺病,经常吐血,但仍坚持带病工作。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给予特别保健,但他婉拒不受,经多次劝说,才勉强接受;他身为高级将领,功名赫赫,生活却艰苦朴素,本色不改。他,就是开国少将——彭显伦。
“舍妻抛子”闹革命
南雄油山镇上朔村是一个大村,年,彭显伦就出生在这个村的一户穷苦人家里。正是因为生活的贫困和对地主老财剥削压榨的痛恨,才使得他容易接受革命道理,走上了翻身求解放的道路。
南雄的土壤是红色的。南雄的近代历史更是充满了鲜红的色彩。年,南雄中学的一批进步学生就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掀起了进步的学生运动。年南雄中学的曾昭秀,彭显模等几名学生领导人到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听过毛泽东的讲课,懂得了不少的革命道理。第二年,在广州读书的彭显模等人,利用暑假到海陆丰考察了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带回了革命的火种。回来后,他们在南雄发起了由共青团组织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彭显伦就是在这一年参加了农会,并参与筹备家乡农会的建立,还当选为上朔村的农会委员。农会领导农民“减租退押”,废除苟捐杂税;兴修水利、搞生产互助;征用公田兴办学校;剿土匪,维持地方治安,等等。
年初,南雄的进步青年曾昭秀、陈召南、周序龙、张功弼、曾昭慈、彭显模等人成为南雄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由于彭显伦觉悟较高、革命积极,这年的一月,彭显伦由彭显模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南雄特别支部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准备举行武装暴动。12月1日召开了南雄全县党员大会,成立了第一届中共南雄县委,彭显模、彭显伦和欧阳哲被推选为县委委员。
年2月,是南雄革命历史上光辉而壮烈的一页,中共南雄县委组织了南雄农民武装暴动。全县数万农民手持土枪、长矛、大刀和锄头、棍棒,摧毁反动武装、开仓放粮。2月18日,宣布成立南雄县苏维埃政府,南雄县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宣告成立,曾昭秀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政府机关就设在彭显伦的家乡上朔村的洋楼。一个月后,敌人出动多兵力围攻上朔村,战了一天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了。随后,彭显伦随县委和赤卫队撤退到水口镇的篛过村继续激战。敌人攻陷上朔村后疯狂烧杀,并将上朔洋楼焚毁。杀气腾腾的敌人还对南雄人民实行了残酷的报复,几百人被杀,上千间房屋被毁,几万农民无家可归。据建国初期上朔村优抚小组写的油印本《上朔村革命老根据地革命活动史略》,在几十年的斗争中,上朔村为革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共四十余人,因革命而被害的群众余人,被反动派烧毁房屋余间,全家被杀害的有30余户,被抢劫财物不计其数。可是敌人始终扑不灭我上朔村革命的烈火。
彭显伦是个独生子,参加革命以前已经和淳朴的农村姑娘叶捡妹结婚。南雄暴动失败后,彭显伦义无返顾地离开家乡,踏上为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漫漫征程。他随县委突围,上油山组织了游击队。彭显伦离开家乡后,地主武装铲平了他父亲的墓,砸毁了墓碑,反动头子咬牙切齿地叫喊:“彭显伦,你带头分我的粮,造我的反,今天我就掘你的祖坟!”为了逃避地主武装的追杀,他的妻子叶捡妹带着两岁大的儿子彭嗣勤逃到山上躲藏了三个月。彭显伦参加长征后,几十年杳无音讯,叶捡妹含辛茹苦,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还拼命供他上了小学。在当年的红色根据地里,有无数像叶捡妹这样的女性,她们送郎当红军,送儿子上战场,然而活着回来的有几人?
当年红军在上朔村墙上留下的红军歌遗迹
由组织介绍参加红四军
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转战到南雄,曾经路过彭显伦家乡上朔村。离开南雄时,朱毛红军给南雄县委留下10支步枪和几百发子弹。年夏天,彭德怀、滕代远率留守井冈山的红五军和王佐的特务营南下,一举攻占了南雄县城。年4月毛泽东、朱德又率红四军从江西大余县入粤,二次打下南雄县城。在县委书记彭显模的陪同下,毛泽东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话,毛泽东还风趣地告诉大家:“你们常说的朱毛红军,朱毛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朱是朱德,毛就是我毛泽东。”
彭显伦原先是地方干部,年2月由组织介绍,在江西省南康县唐江圩参加红四军。他没当过士兵,直接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红四军第二次占领南雄县城时,他随部队在会上亲自聆听了毛泽东的讲话,深受鼓舞,革命意志更加坚定。随后,彭显伦就随红四军和后来的红一军团转战在闽西、赣南和粤北的红色土地上,中央苏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广东军阀陈济棠受蒋介石的调遣,于年3月派两个师进驻江西赣州、南康和大余。5月底红军获悉了陈济棠准备进犯中央苏区的消息。7月8日,红五军团同粤军第四师在水口圩附近遭遇,战斗开始打响,这就是著名的“水口战役”。7月10日拂晓,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和罗炳辉的红十二赶到了水口,毛泽东以中革军委委员的身份随一军团前往。时任红一军团红四军军医处政委的彭显伦,随军参加了水口战场,他积极组织医务人员有序地参与抢救伤员,全力保障战斗力。
优秀的后勤干部
彭显伦是我党我军的一个优秀具有丰富经验的后勤干部。彭显伦参军后,除了短暂地在政治部和军医处任职外,一直在后勤部门任职,先后任红三军第九师供给处主任、红四军第一师二团供应处主任、红一军团供给部出纳科科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供给部出纳科科长、第一一五师供给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山东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前,我军力量弱小,装备低劣,军队的供给处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彭显伦在党和军政首长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总是紧跟着前线战斗部队在火线上,不怕艰苦,克服了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收集了从敌人手中夺取过来的物资(如武器、弹药、服装、粮食等),迅速果断地处理前输后送工作,使部队很快地得到弹药装备的补充,保证了部队迅速行动和作战,完成了每次战斗的供应任务。
年下半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集中他的精锐部队四十余万人,疯狂地向中央苏区红军进行所谓第四次围剿,战斗很紧张,在江西宜县属草台岗一线战役,我军消灭敌五一、五二两个师,活捉敌五一师师长陈时骥,打死敌五二师师长李明,缴获枪支一万余支,物资甚多,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第四次“围剿”。彭显伦随前线部队收集战利品时,不料敌人机枪扫射,右脚负伤很重,但他忍痛不下火线,仍继续指挥收集物资,坚持到最后,医院治疗。
我军在战争时是战斗队,在平时是工作队,在战争空隙时部队就到敌占区去开展工作,发动群众,帮助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彭显伦很善于做群众工作,每次都担负筹款、筹粮的收集任务,他深入到敌占区总是想出一些好办法去做调查工作。年春末夏初时,部队进到福建宁洋县境一个山区,他率领几个工作队员深入到距我军驻地二三十华里地区作调查工作,被当地小股敌人(民团大刀会)发现,工作队被敌包围,紧急情况下,他勇敢地率领工作队冲出重围,并很快把捉到的几个土豪带回,筹集了相当数量的经费。
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很紧张,彭显伦对保证战斗时的供给和保卫国家资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如年秋日本鬼子集结精锐部队数万人马,疯狂地向鲁南我军驻地扫荡,继续月余之久,战斗极残酷。为保证战斗部队的供给,彭显伦带领七、八名青壮干部用背包背着纸币随战斗部队行动。战斗有时非常猛烈,他们随身带的物品完全丢失,但背的钱款毫无损失,保证了部队供应。
解放战争时期的年—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重点进攻。彭显伦在山东军区供给部任职,领导组织所属部队筹粮筹款、开荒生产、开办工厂,保障了部队供给。当时我军为了便于行动和作战,后方机关分散隐蔽,为保障国家军需物资不受损失,彭显伦带领一部分政工人员,坚持在五连山区的我军军工厂和被服厂领导工厂对敌斗争,为防御敌人的进攻,使资材不受损失,彭显伦领导工厂全体人员,将工厂的机器、物资全部分散埋藏,人员白天分散隐藏,夜晚围在工厂附近站岗放哨,这样坚持到最后胜利,保护了国家资材完整无损。
罗荣桓夫人林月琴“包办”婚姻
年春,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青年刘曦在山东鲁南区党委党校学习。一天,党校书记赵博找她谈话,谈话内容是给她介绍对象。
“此人是一一五师供给部政委彭显伦,35岁,人很好,是红军的优秀干部”。赵博说完后起身外出,片刻后一位高高瘦瘦、一脸沧桑的男同志随赵博回到办公室,这是彭显伦和刘曦的第一次见面。
据刘曦回忆,两人谈话内容很寻常,不一会儿就结束了。在隔壁办公室里,时任一一五师政委的罗荣桓夫人林月琴见到刘曦,问结果如何?刘曦说不认识、不了解、不好表态。林月琴当即说:“那现在就一起到供给部去,我已经给你请好假了”
当天晚上,彭刘二人来到一一五师驻地,推开门一看,昏暗的灯光下满满当当一屋子的领导干部,屋里人一见刘曦来了,就开起了玩笑,“新娘子来了!”刘曦一听大吃一惊,转身就往外走,刚出门就遇到一位一一五师的女医生,也是刘曦的朋友一见面就给刘曦道喜,“恭喜你今晚结婚啊!”又把一脸惊愕的刘曦带回屋里。就这样,在相识的当天晚上,彭显伦和刘曦就在组织的安排下结婚了。
刘曦是一位知识女性,对革命有着执着的追求,对爱情也有着美好的追求,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一桩婚姻,刘曦的纠结可想而知。刘曦此后回忆,“我的爱不是建立卿卿我我、情投意合之上,而是为彭的人格、品格所感动,对他是由敬到爱”。
彭显伦将军早年与爱人、孩子的旧照
年,身患肺结核多年的彭显伦突然与世长辞。刘曦在录音自述中说,“回想起来真是相敬如宾,他从来没有对我不礼貌的地方,我对他也十分尊重。我一直称他为彭政委,外人在时他称我为刘曦同志,没外人时他称我为刘。你敬我爱达到顶峰,在这种情况下他突然去世,你说,这不是要我命吗?”
然而,在孩子们面前,刘曦却永远是乐观、开朗、坚强的。她常常带着孩子们放声唱歌、唱戏、给孩子们讲故事。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的少年时代都很快乐,甚至没有感受到少年丧父的不幸。
本色不改,监守清贫
彭显伦的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做部队的后勤工作,可以说掌管着不少物资,但是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好处,利用权利谋私利。
在江西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彭显伦曾经负过伤,长期的艰苦生活使他患了肺结核病,过度的劳累,使彭显伦的病情加重,几乎撑不下去。根据地里药品奇缺,更没有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军区首长照顾彭显伦,每个月特批给他两只鸡,还有一点鸡蛋和白糖,彭显伦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他说“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大家生活都很苦,我不能搞特殊。”组织上派人做工作,他才勉强答应留一部分。
年冬发的一件棉衣,彭显伦一直穿到年才换下来,几乎伴随他坚持了整个八年抗战,补了21个补丁。平时他穿的衣服穿到实在不能穿时,他拆下来自己打草鞋穿。后来,这件棉衣作为教育展品曾在山东军区生产节约展览会展出。
彭显伦后人将将军遗物赠送给家乡
年春,彭显伦轻装简从,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探亲。有的人以为他当上了大官,又管钱又管物,定是回来光宗耀祖,要求他拿些钱给家乡和自己家中享用。他听后,便耐心地解释和开导自己的亲人:“我手中确实是掌握着钱,并且是有一定数量的钱,但是,这些钱不是我个人的,是公家的,我一个铜板都不能乱用,组织上是有纪律的。我只有公家供给我吃饭、穿衣,还有少量的零用钱,家中要用钱,只有从我的积蓄中力所能及。”他还教育亲人要自力更生,搞好生产,才能丰衣足食,逐步过上好日子。
前面提到过,彭显伦参加革命前已经和淳朴的农村姑娘叶捡妹结婚,并生有一个儿子彭嗣勤。解放后,彭嗣勤一直在家乡上塑村务农,公社化时期他长期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现在,彭嗣勤的四个女儿秀英、才英、莲英和秀莲都住在南雄市区,两个儿子海南和国光住在广州。彭显伦身为开国将军,又掌管钱财,但他却从未给子孙们带来什么福禄。他回到家乡南雄时,也没有找当地党委政府的麻烦,要求关照自己的儿子。他所有的孩子,全靠自己的双手,自谋职业,并低调生活。
年病重弥留之际,彭显伦向家人表达了落叶归根的心愿。彭显伦病逝后,根据规定安葬在英雄山下的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但他的后人一直没有忘记父亲临终遗愿。年4月,彭显伦的子女第一次相聚在南雄这片红色热土寻根,并把彭显伦生前保存的一件八路军上衣和一只战争年代使用过的牛皮公文包捐赠给南雄市博物馆,以此充实南雄市革命史料。据他的子女介绍,捐赠的军上衣和牛皮公文包,彭显伦平时只在重要场合才使用,解放后一直保留在身边。
彭显伦的一生,可谓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清廉的一生。他从农民到将军,参加革命30多年,大部分时间与钱物打交道,但他终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始终清贫廉洁,永葆本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正如彭显伦的儿子彭勃所说:“南雄早期的县委委员们,没有几个能看到革命的成功,父亲在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南雄唯一的开国将军。父亲获得的荣誉,不仅属于他一个人,也属于他的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属于南雄人民。”
文:肖锋/图:网络南雄旅游整理编辑
南雄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前往南雄路线指引
乘车路线:
线路(一):
自驾游的朋友:从广州市出发,沿着京港澳(京珠)高速、广乐高速公路往北京方向走约两个小时,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互通转入南(昌)韶(关)高速公路(G)韶赣高速段再走一个小时,就到了天下“广府人”的故乡——南雄市(车程约公里)。
乘车的朋友:在广州乘坐长途客车直到南雄也行,车次很多;或者乘坐高铁或火车在韶关站下车后,转坐到南雄的班车(车次很多,25分钟一班),到了南雄车站去任何一个景点都很方便,有公交车和计程车;也或者乘坐火车往深圳东---南雄(K)、广州---赣州(K)、广州---上海南(T)等方向的列次在南雄站下车,有公交车和计程车到市区和各景点。
线路(二):
自驾游的朋友:从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市市区出发,沿着大广高速公路(G45)往南走,在南康市三益互通转入南(昌)韶(关)高速公路(G)韶赣高速段,往韶关南雄方向行驶即可直达(车程约公里)。
乘车的朋友:在赣州乘坐长途客车直到南雄,到了南雄车站去任何一个景点都很方便,有公交车和计程车;也或者乘坐火车往南雄---深圳东(K)、赣州---广州(K)、宁波—广州(K)等方向的列次在南雄站下车,有公交车和计程车到市内和各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pz/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