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藤,这味少见的中药材,自宋代《开宝本草》起便载入史册。它有着多个别名,如爬岩香、丁公寄、丁公藤和石南藤,彰显了其在中药领域的独特地位。这种药材来源于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石楠的枝叶,主要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在性状鉴别上,石楠藤的茎圆柱形,带有分枝,长度可达30厘米,直径在0.4至厘米之间。其表面呈现灰棕色,并带有腊样光泽,纵皱纹明显,半月形叶痕众多。质地坚硬且易折断,断面皮部较薄,易剥落,而木部则呈现黄白色。闻之气味微淡,品尝则无味。在选购时,以嫩枝、条匀、外皮灰棕色的石楠藤为佳。其药材中主要包含野樱皮甙,并含有少量的游离氢氰酸。在功效上,石楠藤被广泛应用于祛风、舒筋活络,同时临床观察显示其还具有利尿作用。
、健胃作用。炮制方法:将石楠藤切片后生用。
性味特征:其性味辛苦且平和。
归经归属:石楠藤主要入肾经。
功能主治:石楠藤能壮筋骨、祛风湿,常用于治疗腰腿疼痛、软弱无力等症状。
临床应用:在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偏寒、伴有腰膝疼痛和下肢无力的情况,石楠藤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它常与其他祛风湿药和补益药配伍使用,如石楠藤汤,以增强疗效。
2、治疗风寒感冒所致的头痛石楠藤常与白芷、藁本等药材配伍,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症状。
3、改善小儿疳积腹胀利用其健胃功效,石楠藤常与黄连、鸡内金、陈皮等药材一同服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导致的腹胀问题。
推荐用量:9~5g,在需要时,剂量可增至30g。
处方示例:石楠藤汤。该汤剂包含石楠藤5g,海桐皮30g,五加皮9g,骨碎补2g,续断5g,当归9g,杜仲2g,煎煮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