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海桐皮 > 广东海桐皮生长 > 正文 > 正文

中药命名的讲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2 21:20:21

中药品种繁多,命名各存思义,因而就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中药名,但它们却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药物的不同特点,使人能直观了解中药特点,便于辨识。

《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名词(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就多达种,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物达种,这些中药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的命名大多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

一、以产地而命名

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均产于河南怀庆府(新乡);还有四川的川贝母,云南的云茯苓、云木香,浙江的浙贝母、杭白菊,甘肃的当归,福建的建曲、建泽,山东的东阿胶,广东的广陈皮,宁夏的枸杞,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等等。

二、以中药生长和采收时间命名

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

三、以形态而命名

中药形状奇异者多以形状命名,如马兜铃,状如马项之铃;木笔花,花苞有毛状如毛笔;白头翁,近根处有白茸状,形似白头老翁;牛膝,其茎节膨大,似牛之腿膝;枇杷叶,其形如琵琶而得名;紫花地丁,地下根如钉而得名;狗脊,貌似狗之脊骨而得名;马齿苋,其叶柄如马齿而得名;佛手,其状如人手,并有指。射干、钩藤、龙眼、鸡冠花等,皆因其形状而名之。

四、以人名而命名

为纪念发现者或初使用者而以人名命名。如徐长卿,李时珍说:“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何首乌,《大明本草》记载:“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尔。”刘寄奴,据说本品为宋高祖刘裕所发明,他小名寄奴,故名。使君子,俗传潘州郭使君,常用一种果实治小儿虫证,特别有效,后医家号为使君子也。

五、以颜色而命名

一般而言,凡红色显著者,多在药名前冠以“红”“赤”“朱”“丹”等字样,如红花、赤芍、朱砂、丹参等;凡黄色显著者,多在药名前冠以“黄”“金”等字样,如黄柏、黄芩、黄连、金铃子等;凡黑色显著者,多在药名前冠以“黑”“玄”“乌”“墨”等字样,如黑豆、玄参、乌梅、墨旱莲等,凡白色显著者,多在药名前冠以“白”“银”等字样,如白芷、白芍、银杏、银花等,此外还有青皮、青蒿、青黛、紫草、紫参、绿豆等等。

六、以气味而命名

气味独特的多以气味命名,但凡甘味显著者,多在药名中带有“甘”“甜”等字样,如甘草、甜杏仁等;辛味的多在药名中带有“辛”“麻”等字样,如麻黄、细辛等;苦味的多在药名中带有“苦”“胆”等字样,如苦参、龙胆草等,此外还有酸枣仁、鱼腥草、败酱草、木香、臭梧桐等,皆因其特殊的气味而命名。

七、以入药部位而命名

有些中药材则按药用的部位命名。如葛根以根茎入药,苏木以茎干入药,夜交藤以藤入药,地骨皮以根皮入药,菊花以花蕾入药。其他如动物类的蝉蜕、熊胆、牛黄、龟板等。矿石药如带有磁性的磁石、手感细滑的滑石。

八、以独特功用而命名

疗效独特的多以功用命名,如益母草,活血祛瘀,善治妇科经产诸疾,使邪去则母收益,故有益母之名;防风,其功疗风最要,故名;蚤休,善疗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骨碎补,主折伤,补骨合,长治此类病症故名;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活络,有利于筋脉的屈伸,故名此名。

九、以民间传说故事命名

有些中药的名字背后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我们常用的几百种中药中,几乎每一种中药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的故事还有神话色彩。五彩斑斓的药名故事,不仅使中药知识通过口头相传得以普及推广,而且寄托了古人对生活的要求与希望。当归的故事就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牵牛子传说是田野农民服用这种药以后病愈,牵头牛酬谢大夫;杜仲是因为传说中一个叫杜仲的人进服此药后得道成仙得名!

十、以外来药物而命名

古代外国或外族来的药物,一般会在其音译药名前冠以“胡”“海”“番”“洋”等字样,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的渗入,从中也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间及方域。如胡麻、海桐皮、番木鳖、番泻叶、洋参等;荜茇、荜澄茄、曼陀罗、阿魏等是音译而来!

十一、因避讳帝王名而命名

中药常山原名“恒山”,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改叫“常山”。

清朝康熙皇帝叫玄烨,为了避他的名讳,朝廷规定凡是“玄”字都得改成“元”字,中药玄明粉、玄参和玄胡索因触讳犯忌,分别被改名叫元明粉、元参和元胡索。山药本名叫“薯蓣”,最初为了避免与唐代宗李豫的名同音改成“薯药”,后来又为了避宋英宗赵曙的名讳改叫“山药”。

十二、以避俗化雅而命名

“粪便”两字令人生厌,老百姓不愿看,因此入药时必须改个文雅的名字。中药“人中白”和“人中黄”单看字面,意思很难理解,但熟悉中药的人都知道,它是人尿自然沉淀后析出的固体物的加工品。蝙蝠的干燥粪便具有清热明目、散结消积的作用,能治疗夜盲、白内障、角膜云翳,可以治疗小儿夜盲症,被称为夜明砂。把粪便叫做“砂”、“香”、“脂”等,掩盖了他们令人不快的一面,也使人们容易接受。

十三、以不同炮制方法而命名

炮制不同会以炮制命名,如“发芽”的麦芽、谷芽、稻芽、大豆卷等;“制霜”的巴豆霜、西瓜霜、砒霜等,“发酵”的神曲、建曲、淡豆豉等;“炒制”的炒牛蒡子、炒牵牛子、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炙制”的蜜炙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盐炙杜仲等;“煨制”的煨生姜、煨木香、煨肉豆蔻等,还有煅石膏、水飞炉甘石、淬自然铜等等。

中药命名,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中药之名简,而其意赅,不仅与中药之形色气味相关,更与古人所处的地域、时代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环境、民俗、中医药地位等因素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亦可追寻古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sz/7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广东海桐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