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位于广东东部,东与福建省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岭海名邦”、“岭东首邑”等美誉。潮州有众多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潮绣、潮州戏、潮州木雕、潮州菜、潮州功夫茶、潮州民居等。潮州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新旧潮州八景,潮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1、甘筒粿
传统潮汕小吃甘筒粿即是马铃薯粿,因为马铃薯在潮州话中称为甘筒。
2、粿条卷
粿条卷,卷顾名思义就是把粿条卷起来吃,当然中间要包上形形色色美味可口的馅
3、潮州大鱼丸
把鱼肉拭干,用刀刮出净鱼肉,并砍断在鱼肉中的肋骨,槌打成鱼茸,加入鸡蛋清、精盐和味精,再用刀拍至起胶,能粘手不掉,便用手挤成鱼丸50粒,放于清水盆中。2、将鱼丸连清水倒入锅内,先用旺火煮,使表层快熟成形,当水温近八成热时,改用中火至烫熟取出,锅内倒入上汤,煮沸,放入鱼丸,煮至浮起,即端离火炉,撇去浮沫,加入紫菜(先烤火、拍去沙)、味精、胡椒粉、芝麻油、鱼露、猪油,起锅装入汤窝使成。
4、血蛤
在潮州,血蛤一般的做法是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因为拨开壳就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5、炸油角
炸油角是潮州一种算是家常的小食,属于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登场的一种,潮州人包油角的过程其实有点像包饺子,都是把馅放在一小块圆的油角皮上,再把皮两边一合,像包饺子一样捏出好看的花边,有人说因为它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
6、生炊膏蟹
潮菜中的蟹味菜最为流行的做法是生炊,特别是做肉蟹和膏蟹。生炊膏蟹是著名的传统蟹味菜肴之一。
7、糕烧番薯
“糕烧”是潮汕菜中烹制甜品的一种常用烹调方法,有点类似北方的“蜜浸”,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作初步熟加工,然后再将原料放入糖浆中文火烧煮
8、沙茶粿
潮州粿条有一种干捞的食法,因“捞”后需加入油、酱料等,故在潮州方言称为“灌”,捞粿条在潮州称为灌“粿条”。它的吃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沙茶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
9、潮州春饼
潮州春饼,是潮州小吃的佳品。呈长方形,外酥里嫩,味浓香郁。
10、猪脚圈
猪脚圈的馅料是芋切成丁、煮熟的红豆、生葱珠、五香粉、精盐,搅拌均匀。猪脚圈味道。因其呈圆圈,状为从猪蹄上切下来,故人们美其名为猪脚圈。
11、护国菜
“护国菜”是潮州名菜,相传在公元年,宋少帝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宋少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少帝正饥渴交加,看到这菜碧绿清香,软滑鲜美。吃后倍觉爽口,于是大加赞赏。宋少帝看到庙中僧人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宋朝,在无米无菜之际,设法为他制作了这碗汤菜。十分感动,于是就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
12、卤水鹅
年三十下午祭祖,是潮州人过年习俗之一,而祭祖的菜肴中,卤水鹅可谓重中之重。
13、潮汕落汤钱
“潮汕落汤钱”是在潮州传统小食“糯米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演变来的,它吸收传统小食的优良做法,而对传统小食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使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潮州小食。
14、潮州腐乳饼
清代末年的时候,潮州有一丁氏专卖小食的老板,对所雇用的工人非常苛刻,经常借故不发工钱。有一年年关将到,在制饼作坊打工的一个老师傅,想到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拿到工钱,年关将到,恐怕到年底又是拿不到一文钱,越想越气,一个傍晚收工后,老师傅便把作坊里所有制作饼食的原料、花生、芝麻、白猪肉、蒜头、南乳、面粉、糖油、酒等等,一股脑儿收起来,倒进一个大缸里,并使劲搅拌,然后收拾行装,愤愤地离开财主家。几天后,丁财主到处都找不到这个老师傅,丁财主的老婆打开作坊门,突然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股香味竟是来自老师傅为了泄私愤,把原料当垃圾倒进的缸里面,丁财主的老婆便把缸里的原料作馅,制成饼食来卖,生意竟十分红火。以后丁财主家便按照缸里原料的成分来制馅做饼,因做成的饼南乳味特别突出,故这种饼人们便称之为腐乳饼
没有写到的美食,请大家写在留言区,以便大家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