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海桐皮 > 广东海桐皮炮制 > 正文 > 正文

美呆了又一批开平碉楼的照片被曝光9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8 16:40:28

在广东江门侨乡下辖的开平市,现存碉楼座,有“无楼不成村”之说。它们千姿百态,中西合璧,绵延百里,蔚为壮观。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凝固的民俗,而在这凝固的空间之中,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人聚人散,万物生长,演绎着一代又一代的悲欢故事。走在侨乡阡陌之间,于时空错位之中,你是否感受到这片热土的底蕴和厚重?

1自力村:活着的世界遗产

开平塘口镇自力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中的四个遗产地之一。当地政府不但保护碉楼本体,还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村民自由自在地在这里生活,成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白发苍苍的游子带着子孙回到故里,金色稻浪中的幢幢碉楼,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根!

花谢花开,几十年了,碉楼的主人还没有回来......

这座云幻楼上题着“只谈风月”。时光流逝,是风月无边,还是血泪沧桑?走在这条小路上,让人思绪万千。

时光如流云飘逝,碉楼依然静静地等待。

又是一年丰收时节,站在楼顶上,都能闻到荷花的清香和新割稻草的气息。

伴着稻香,植叔又去浇菜了。孙子抓了一手的泥巴,植叔就用这特殊的“花洒”给孙子洗手。

爷爷干活去了,小家伙有些不高兴。他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天气热,一家人就在巷子里就餐,虽然粗茶淡饭却其乐融融!

炯伯也在做饭,两个孙女放学快回来了。

两个孙女成绩都很好,满墙的奖状是炯叔的骄傲。

嘎嘎嘎,开饭啦,开饭啦,村里的鹅也在互相吆喝。

八十三岁的宏伯终于从美国回到了阔别六十年的故乡。

宏伯特地把外孙也带回来了,他希望子孙们以后都回来看看。孩子们说,故乡真美,人也很热情,以后要多回来。

阳光灿烂的日子,碉楼守护着这块广袤的土地,看着村民恬淡平静地生活,等着更多的游子归来......

2马降龙:美得如入“世外桃源”

开平百合镇马降龙村,是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四个遗产地之一。该村南依百足山,北临潭江水,幢幢碉楼掩映于竹林之中,鸡犬之声相闻于阡陌之间,让人如入世外桃源......这里,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最美丽的村落”。

清晨的马降龙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马降龙村是一个行政村,下辖九个自然村,其中五个自然村在世界遗产核心区内。

这是黄姓的南安村,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于果林竹海之中。

两位大婶在一边剥豆荚一边聊天。

这是关姓的庆临村,规划得井井有条。

村前有一口月牙塘,塘基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用进口的水泥修建的,可见当初这个侨村财力雄厚。

庆临村的村头村尾有两个闸楼,据老人讲,解放前该村拉上了铁丝网,所有的人进出都要经过这两个闸楼,有护卫带着枪检查。

村面整齐而大气。

这个场景象一幅油画。

村里的竖巷,像一条时光隧道。

爬上村后的碉楼,从枪眼里又看到更多的碉楼。

每一幢碉楼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在这座碉楼里,有一位老太太孤独生活了几十年。

碉楼门头上的壁画记载着华侨漂洋过海出国赚到钱后回国建碉楼的经历。

碉楼里的神台中西合壁,非常有侨乡特色。

神台下部的图画非常有意思,人家是狮子滚绣球,这里是狮子滚地球,寓意大概是保佑子孙后代走遍全球都平平安安吧。

这些农具让人涌起怀旧的感觉。

夏日炎炎,走在百亩杨桃树林里却感到丝丝阴凉。虽然此桃非彼桃,但说明世外桃源的说法可不是杜撰的哦!

3加拿大村:神秘又美丽

开平有个加拿大村,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旅加华侨回乡兴建,抗战爆发后侨胞携眷陆续去了加拿大。目前人去楼空,只有一个村长,一个村民(村长老婆),一条狗,一群鸭子,一栋碉楼,一大片洋楼,一望无际的稻田,一条弯弯的小河......

这座神秘的村庄,时不时会迎来一些外来访客。

小狗带路跑得欢快!

人去楼空,庭院深深深几许!

小小枪眼,看到多少沧桑!

一班采风的学生过来,宁静的村子多了几分生气。

两朵小雨伞,勾起多少回忆。

家乡的稻子快熟了,异国的游子啊,可记得当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情景......

4方氏灯楼:孤独而又凄美

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平塘口镇方氏家族为了保护家园修建此楼,取名“古溪楼”。当时,楼内配有方氏华侨从国外进口的探照灯、报警器和长短枪械,驻守着方氏自卫队十几人。时光流逝,灯楼周边村落的人们一个个老去,埋在灯楼边的山岗上。漂泊异乡的游子,临终前也交代亲人一定把骨灰带回故里。年复一年,灯楼周边已有坟茔一千余座。灯楼依旧在,只是夕阳红,夕阳里的灯楼,孑然静立,凝固成一道凄美的风景......

夜幕下的方氏灯楼,孤独而又凄美。

夕阳西下的时候,很多摄影发烧友都来这里拍照。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对于灯楼各有各的解读。

空旷的天空下,只有几棵相思树与灯楼为伴。

微黄的霞光中,一丝忧伤云一般弥漫。

两只小鸟鸣叫着划过天际,更显出旷野的宁静。

晚风中芭蕉摇曳有姿,灯楼却在静静地伫立,岁月把灯楼锤炼得少言而稳重。

血色黄昏中,有人读出了壮观,有人读出了忧伤。

饱经沧桑的灯楼是否夜深人静时也会流泪?不然夕阳下的一池春水,怎么那么耐人寻味。

灯楼依旧在,只是夕阳红。这唯美而忧伤的画卷,深深刻在记忆中......

5坪口村:那些留守碉楼的人们

开平百合镇坪口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村落。一批批的村民搬到城里或者出国了,历史上几十户人家的村落只剩下廖廖几户人在这里生活。有四户人家还住在碉楼里,这在开平一千八百座碉楼中是少有的现象。有一位阿伯是香港公务员,退休后也回到家乡,住在碉楼里。碉楼也是一座围城,有的人要千方百计的出去,有的人百计千方地回来......

夕阳西下,走进古村落,感觉宁静而荒凉。

寂静的小巷,芳草凄凄。

谁家的屋顶,青藤缠绕。

谁家的檐下,蛛网密布。

谁家的门上,花谢花开。

谁家的对联,斑驳陆离。

村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穿过竹林又到了一片果林,里面有七八座碉楼,神秘而挺拔。

这个碉楼应该是有人住的,但是主人出去了。

终于见到了一位老伯,在家门口惬意地吸着“大碌竹”。

对老伯来说,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也许就是劳累了一天后美美地来上一口。

做了回活神仙后,老伯就赤膊烧火做饭了。“老伯您怎么称呼啊。”“叫我胡伯就行了!”老伯爽朗地笑着说。

想找那位从香港退休回乡居住的阿伯,不遇。却意外遇到一位传奇的粤中纵队老游击队员,他给我们讲起当年的战斗故事。兴致来了,还唱起了队伍里的革命歌曲。老人姓黄,广东信宜人,后来娶了本地女子为妻,就留在这村子里,眨眼已经六十多年了。

这就是黄老伯的老伴,她一直看着老头子,仿佛回到了青春时光。

在田里耕作的村民陆续回来了,村里热闹起来。

孩子们也放学回来了,在这特殊的球场里疯玩。也许,新一代的姚明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村前的小桥边,父亲带着孩子们钓鱼,不时有些收获。

田里的食物可丰富了,鸭子们吃饱了,悠闲地梳理着羽毛,准备回家了。在农村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鸭子也不错啊,为什么一定要做远走高飞的天鹅呢?不知鸭子们是不是这么想......

分布在开平乡间的一座座碉楼

每一座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就如散落在乡间的音符

等待着你去听,去看,去感受

现在,就出发吧

文/图神碉侠旅

编辑莉莉

来源:江门旅游

看完别急着走哦~记得戳下面的大拇指,给发布君赞一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pz/7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广东海桐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