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酒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格罗接待中国保健酒联盟采风团
文
酒业家团队
当传统技艺碰撞前沿理念,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10月31日,广东顺德酒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德酒厂)副总经理罗格罗在接待中国保健酒联盟采风团一行时表示,顺德人最大的特质就是时刻保持开放心态,与时俱进,作为顺德的代表企业,顺德酒厂也要“永远走在最前沿”。
年营收6亿、研发投入占3%,顺德酒厂干了些啥?
PARTONE
自年建厂以来,作为顺德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顺德酒厂可谓“百尺竿头”:从50年代做药酒、80年代做米酒到如今的保健酒,用罗格罗的话说就是“市场需求什么酒,我们就研发什么”。据记者了解,顺德酒厂年销售6个亿,其中3%投为研发费用。同时,顺德酒厂多名员工中,科研人员占比达30%。
自年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之后,以“健康”为诉求的各类产业成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对于酒行业而言,不仅原来的保健酒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巨头也纷纷“入伙”。
谈及保健酒,罗格罗也表示,从市场接受度来看,养生滋补类是大方向。据他介绍,顺德目前已拥有2个健字号产品,并将继续计划以健字号产品提升品牌力,促进养生滋补类产品开拓局面。
除保健酒外,顺德酒厂形成了包括豉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果酒、露酒等多个产品线,共有20多个产品30多个品种规格。其中,凤城液酒于年荣获“广东名酒”称号,是“广东三大名酒”之一,率先打破“广东无好酒”的定论;拳头产品红荔牌顺德红米酒年产销量已达6万吨,产销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顺德酒厂又看中了定制酒的发展契机。目前正在派出人员多方交流,充分了解、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拓展个人定制业务。
创新豉香型白酒工艺,顺德红米酒累计销售18亿瓶
PARTTWO
豉香型白酒是广东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传统产品,相比于其他香型白酒而言,其生产工艺十分特殊,是用大米发酵,并用肥猪肉酝浸陈酿而成。据史料记载,肥猪肉酿酒出现在明末清初的岭南,顺德人至今仍保存着这种古老的酿制方法。
红荔牌顺德红米酒是豉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在“保持传统、优于传统”指导思想的引领下,顺德酒厂用密封式渗漉陈酿工艺取代陶缸浸泡工艺,令酒体更醇净,质量更稳定,并全面引入自动化生产,开启了豉香型白酒自动化、规模化大生产的先河。据悉,顺德酒厂目前拥有9条包装线,每条灌装能力达1.5万瓶每小时,并且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多个项目检测,充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据记者了解,在顺德酒厂,需要将煮熟的肥猪肉在高度米酒中浸泡一年以上才可使用,肉质色泽金黄方为上品,而且越陈酿越好。顺德酒厂技术人员向采风团介绍,这些肥猪肉将在酿酒的最后一道环节登场,把储罐中的米酒导入装有肥猪肉的大缸中,30天后,醇和甘润的顺德红米酒就酿成了。
经过大缸陈酿的肥猪肉不但可以吸附米酒中的微细颗粒,肥猪肉中的香味物质也会融入米酒中,形成豉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悉,顺德米酒至今累计销售超过18亿瓶,酒瓶连起来可绕地球赤道13周。
用葡萄酒的方式做市场,老字号企业插上新翅膀
PARTTHREE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祖明将顺德酒厂的市场推广方式总结为“葡萄酒打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即让懂酒的人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
顺德酒厂的“与消费者面对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技术人员走向市场,在促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去认知、体验与品味;另一种是邀请消费者入厂参观,亲自经历从发酵-蒸馏-陈酿-配酒等一系列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神奇结合,体会从一粒米到一杯酒背后的匠心。据了解,顺德酒厂每年要接待-个社会团体到厂参观。
除此之外,搭载央视纪录片《寻味顺德》,将红米酒捆绑顺德美食的营销方式也与葡萄酒的配菜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红荔牌系列酒打出“要做最配粤菜口味的好酒”的口号。据介绍,所谓“最配”,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红米酒是制作粤菜的重要原料,顺德名菜“醉鹅”就是红米酒的一种典型应用;其二为吃粤菜、配红米酒,据悉,饮用红米酒已深入岭南人的日常生活。在顺德的茶楼,生滚粥配红米酒,和街坊“吹吹水”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场景,在《寻味顺德》中就真实记录了这种顺德人典型的生活方式。
在采风座谈会上,顺德酒厂副总经理陈亮透露,顺德酒厂正在结合政府推出的顺德“世界美食之都”计划,积极推进顺德酒配粤菜宣传,并联合名厨开发更多的酒菜搭配,进一步丰富味蕾。
快速发展的市场对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悉,顺德酒厂计划投资4.5亿元建设新厂,预计建成后每年生产饮料酒能力可达12万吨。未来,顺德酒厂还将继续深耕广东市场,并将产品销售覆盖海南、广西、江西、浙江、湖南、福建、港澳等省区,坚持做强白酒核心主业,逐步开拓果露酒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纯粮酿造基地,推动实现“百年红荔、品牌红荔”的战略目标。
欢迎爆料、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将支付-元爆料费用
联系人:杨女士
欢迎投稿,稿件一经采用刊登,将支付元+0.03元/次阅读量的稿费
联系人:李女士
(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tongpi.com/tpgj/11488.html